泽泰环保资讯网
首页 > 环保资讯 > 我国去年二氧化碳浓度增量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增量

我国去年二氧化碳浓度增量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增量

12月5日,《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23年)》发布。公报显示,我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略低于过去10年(2014—2023年)平均增量。 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13年发布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情况。在中国气象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黄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组建了包含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1个境外大气本底站、7个区域大气本底站、10个大气本底试验站、120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在内的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观测。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32个大气本底站之一。公报显示,2023年,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与全球同期增量相当。甲烷和氧化亚氮年平均浓度较2022年增加,低于全球同期增量。 “2023年,我国区域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与2022年相比呈增加趋势。”黄玮说。 今年10月2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年度的全球温室气体公报。公报指出,2023年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累积比人类存在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快,当前浓度比前工业化时代(1750年之前)水平高出了5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成了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3个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大气本底站和青海瓦里关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本底站,率先在国内开展温室气体全要素观测。后又陆续建成了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湖北金沙三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以及正在试运行的广东新丰区域大气本底站。今年12月1日,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形成了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的核心网。 黄玮表示,未来将加快构建覆盖我国主要城市和区域的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加强高精度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与动态分析,持续加强碳源汇评估与核算技术研究,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标签:

猜你喜欢

环保资讯 转炉除尘浊循环...
1 原浊循环水系统运行状况 1.1 浊环水系统回水的特点 炼钢厂现有3座30t氧气顶吹转炉,除尘工艺采用的是“两文三脱”烟气净化工艺,回水主要为“一文”、...
环保资讯 跨越鑫联科技斩...
日前,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落下帷幕,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钢铁烟尘中稀散金属的高效提取与净化技术”项目斩获“日内瓦...
环保资讯 跨境游边境游受...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国庆假期,边境游览线路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大家选择前往边境地区感受国门边境的壮美,还有一脚跨两国的特殊体验。 打卡千年雄关友谊关、金鸡...
环保资讯 贵州水投控股股...
1月18日,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公告。公告提出,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从“贵州省水利厅”变更为“贵州...

强力推荐